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基本情况
1、概况
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包含:红军长征在甘孜馆、二郎山川藏公路纪念馆)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沙坝新区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公园内,距泸定主城区仅一公里。地理坐标东经102°13'40.8",北纬29°54'28.6"。占地面积:5260.44平方米,为中山峡谷区地貌,海拔1317米。行政区划归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泸桥镇沙坝村管辖,详细地址为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丰碑路2号。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为副科级事业单位,隶属泸定县文化旅游和广播影视局,内置机构:办公室、文物股、绿化股。人员编制22人,其中大学本科学历8人,大专学历9人,现有园林工程师1人,馆员7人,助理馆员4人。
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是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第二批 2001年,中宣部核定公布 );国家国防教育基地(第二批 2012年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公布);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004年 国家14部委核定公布);全省文博系统先进单位(2003年 四川省人事厅、省文物局核定公布);四川省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1992年 省委、省政府核定公布);四川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995年 省委、省政府核定公布)。四川省干部教育现场教学点(2010年 四川省委组织部核定公布);同时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属国家重点培育的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重点组织规划的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重点建设的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是四川省和甘孜州红色旅游发展规划中的重中之重。
自2005年开馆以来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接待了全国各地观众及国外友好参观团体达200余万人,充分发挥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
2、沿革
为让后人铭记红军的丰功伟绩,早在1958年,泸定县就建立“红军长征革命文物纪念馆”,同年的5月28日,朱德同志题写了“红军长征革命文物纪念馆”馆名;1961年,泸定铁索桥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7年,泸定县在铁索桥西岸拆除“观音阁”,建起“红军楼”,把原纪念馆内文物陈列进“红军楼”;1975年9月,省、州、县决定修建“泸定桥革命文物陈列馆”,更好发挥革命文物的宣传教育作用。几经努力,1981年5月29日,建筑面积约1000余平方米的“泸定桥革命文物陈列馆”开馆,公开对外开放,2005年为隆重纪念红军飞夺泸定桥胜利70周年,更好的适应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需要,泸定县人民政府将泸定桥革命文物陈列馆移址至泸定桥纪念碑公园重建,2005年5月29日正式开馆。
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作为对长征中仅存的完好战斗遗址的纪念和解读场地,成为了保存红色历史文化无与伦比的价值宝库,成为了一座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缅怀革命先烈的重要纪念地,这里还是红色文化的重要交流中心。
3、展陈内容
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的外观造型独特,气势雄伟,融合了川西民居、藏式建筑、明清古建筑的元素,与纪念碑公园大门、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形成了一条延伸的红色文化游览轴线,纪念馆屋顶模拟天安门城楼,寓意“十三根铁链托起了一个共和国”。2015年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进行了全面展陈提升,并新建了红军长征在甘孜纪念馆、二郎山川藏公路纪念馆,建筑面积11750.06平方米,展陈面积3620平方米,展线长1006米。提升后的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以红军飞夺泸定桥史事脉络为经线,以相关文物为纬线,重点突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奇、绝,进一步丰富了馆藏资源,充实展陈史料,全面提升了展览水平,以独特的展览手法体现了“十三根铁索托起共和国”的壮丽篇章。新建成的红军长征在甘孜纪念馆,以大量的史料,真实还原了红军在甘孜期间,广泛团结汉藏等各族群众,建立苏维埃政权、博巴政府,受到各族群众拥戴的不朽史实,折射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二郎山川藏公路纪念馆以当年建设川藏公路时的自然、文化、社会等方面文史资料、实物作为展览内容,还原了当年建设川藏公路时的伟大壮举,蕴含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描绘了各民族团结进步的和谐画卷。
目前红军飞夺泸定桥以是重要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对全州乃至全川红色旅游开发、经济社会发展、精神文化传承都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4、标志性事件
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作为红色旅游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先后高质量、高标准的完成了胡耀邦、朱镕基、乔石、李瑞环、回良玉、曾培炎、王兆国等上百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待任务。为更好的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职能作用,纪念馆在宣传教育方面不仅仅采用传统阵地、传统模式,而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灵活开展宣教工作。每年的“5.18”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7.1”“8.1”等节日均会带着文物、展板、宣传画册和文物保护法等相关资料走进学校、部队等地;在“请进来”活动中,纪念馆开拓创新在每年的大学生实习季,配合各级各类高校,推行“一周讲解员”、“一日讲解员”等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在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参与到纪念馆的宣传教育工作中来;除此之外“小小讲解员培训”更是纪念馆宣教工作中的一大亮点,充分发挥了纪念馆作为“第二课堂”的作用,给青少年提供了一个锻炼和展示能力的平台,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5、服务
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作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内,拥有一流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其中包括服务咨询、语音导览、“学雷锋岗”定时免费讲解服务;采用多媒体播放介绍红军长征和修建川藏公路的数字影片;采用幻影成像以文字和语音方式播放红军飞夺泸定桥战斗过程;还有教育服务——馆内常年举办专题讲座、青少年主题教育活动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