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精神的实质
-
长征精神的实质
发布时间:2016-04-21 责任编辑:网站管理员
-
(一)崇高的革命理想,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是长征精神的核心与灵魂理想是人们追求的美好愿景,信念既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坚定的革命信念,始终鼓舞着广大红军将士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克服种种艰难险阻。缺衣少食,弹药匮乏,吃的是草根,咽的是树皮,头上敌机轰炸,四周敌军围追堵截,在这种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走出了雪山草地,翻越了高山峻岭,实现了三大主力会师,走上抗日救国前线。长征成功经验表明,确立了理想、信念,能为奋斗目标提供精神支柱和用之不竭力量。在长征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诚的崇高精神,永远是我们继承和发扬的光荣传统。
(二)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是长征精神的光辉典范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我们党正确的思想路线、作风和方法。长征之前和长征初期,党内“左”倾路线的领导者脱离中国革命战争实际,实施错误的军事指挥,导致了红军的严重挫折。在遵义会议上,我们党吸取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而导致的“仓促出击”的教训,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根据长征途中各种条件的优劣确定了正确的行动路线和立足点,根据敌我力量的变化实行了高度机动灵活的战役与战斗。可以说,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典范,长征精神在本质上说就是实事求是精神。
(三)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百折不挠的革命英雄主义
是长征精神的集中反应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人民军队的政治本色,是长征精神的集中体现。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人民军队的艰苦奋史。万里长征,艰苦卓绝。红军将士与天斗,与地斗,与敌人斗,斩关夺隘,抢险飞渡,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具有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雪山草地是红军长征中最为艰苦的历程。“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海拔 4000 多米的川康雪山,使成千上万的红军战士长眠于此;千里沼泽、连鸟兽都不能出没的川西草地,吞噬了多少红军战士的生命。“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红军战士在“爬过雪山就是胜利”、“走出草地就有希望”口号的鼓舞下,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雪山死神和草地恶魔,并且表现出崇高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四)依靠群众、团结协作,是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红军在长征中坚持为民服务的宗旨,关心百姓,爱护群众,发动群众,开展对国民党的武装斗争,帮助群众建立红色政权,用人民红军的崭新形象,赢得劳苦大众的衷心拥护。同时,红军将士从革命的最高利益出发,服从大局,战略协同,团结一致,成为红军保持士气,战胜敌人的精神力量。
(五)顾全大局、严守纪律,是长征胜利的重要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严明纪律的政党,党的纪律是全党意志的
体现,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胸怀全局, 是模范执行党的纪律的前提。只有胸怀全局,严守纪律,才能保证党 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才能维护党的团结统一。长征是充满无私 奉献精神的史诗。红军将士在长征途中,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 冲突时,从领导到战士,无不表现出顾全大局,牺牲个人利益,维护 集体利益,凝聚成心系他人、无私奉献的阶级友爱之情。长征中,红
军将士还自觉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和群众纪律,得到了沿途 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的支持。由此可见,长征精神就是人民利 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无私奉献精神。